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8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法式餐飲的訓練並沒有侷限江振誠對料理的想像。從Restaurant ANDRE開幕以來,他目前手中已有5個並行的project:Restaurant ANDRE、BINCHO、BURNT ENDS、Porte 12和RAW。即便如此,他卻說自己從未想要建立餐飲王國。複製的概念未曾浮於他的腦海中,無論哪一間餐廳,都是獨一無二,各具風采。

【文/陳玟晴;圖片提供/Restaurant ANDRE、BINCHO、BURNT ENDS、Porte 12、Evelyn Chen】

IMAGE_1.jpg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次文化創意產業100大評選涵蓋各產業領域的深入調查,除了呈現出台灣當前文創產業的多元現況外,我們也觀察到潛藏在現象及數據之下的趨勢脈動,如何聰明掌握十大文創趨勢,將是台灣文創產業能否迎向兆元商機的決定關鍵!

【文/方敘潔;圖片提供/Mr. Pure、Cubie開發團隊、好好gooddays、夢田文創、陶作坊、上下游文化工場、誠品、幸福日子行銷股份有限公司、掌聲榖粒商號、幸福果食、承憶文旅】


IMAGE_2.jpg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日本又萌又拙的高人氣熊本熊(Kumamon)、建築師Thomas Heatherwick打破常規的世博英國館「種子聖殿」、德國魯爾工業區灰撲撲老礦場一舉變身為「歐洲文化首都」,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氣icon都是文創產業的展現,它們不僅代表著話題與吸睛度,隨之湧現的更是新世紀無限商機。

【文/方敘潔;插畫/數據台灣】

IMAGE_1.jpg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100大】

2002年,「文化創意產業」首次出現在台灣《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政策報告中,這也是抽象的「文化軟體」第一次被點名成為國家重點施政項目。經歷12年耕耘發展,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已經站穩腳步了嗎?面對世界各國的積極布局,我們又將如何文化創意出一片產業?
本期「台灣文化創意產業100大」首次獨家大調查,完整呈現當前台灣文創產業最亮眼的100大明星。同時,La Vie更邀請各領域專家共聚激盪出一場精采的文創產業年度論壇,針對當前台灣文創產業現況提出多元、一針見血的獨到觀點。La Vie期待藉由這樣的討論與思辯,提供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再升級更紮實的動力!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物件質感的追求與探索,是TOAST Living產品重要的靈魂。生活就像一片吐司,可以很簡單,也可以添加各式的佐料,創造多種風味,透過TOAST Living開始嘗試向平凡美好的每一天致敬。

【文/陳婕寧;圖片提供/nest巢.家居】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此次La Vie專訪富錦樹Jay Wu及日本B印吉田(B-jirushi Yoshida)的總監種市曉(Taneichi Akira),同為風格品牌開發者的角色,在本次題材討論中激發出不同的觀點。

【文/葉靜芳;攝影/王漢順】

IMAGE_1.JPG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在地風格設計61+】

這是個在地意識逐漸興起的時代,搜羅來自全球各地精選物件的Select Shop,也回應由當地設計、在地製作的精神。透過就地取材,盡可能關懷環境,減少對自然的傷害;因為在地製造,而創造就業機會,也將生產經濟回饋當地住民;透過職人對傳統工藝的堅持,我們有了更加獨一無二的風格品味;因為樸實設計,每一個物件都充滿了精彩的故事與生活哲學。 Stay Local, Keep Style. 我們的在地生活,全球的風格設計。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專訪之前,照例先透過電話與馮宇討論拍照地點,「那就超級市場吧!」馮宇以一種非常乾脆且篤定的口吻說出他的答案。超級市場,到底會帶來什麼樣的電力補給?推著超市購物車,我們隨著馮宇穿梭在眼花撩亂的貨架之間,邊逛邊聊,答案即將揭曉。

【文/方敘潔;攝影/王漢順;圖片提供/馮宇;場地提供/city'super】

IMAGE_1.JPG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濃稠的帶電粒子與雪霧,在蒼穹打出絢爛的光幕,心底擁有探勘者與冒險家之夢的旅人,住在伸手就能碰觸到極光的地方,那間旅店被命名為離子(ION),建在冰島的沃土之上。

【文/高麗音;圖片提供/ION Luxury Adventure Hotel】

IMAGE_1.jpg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吳書萱;攝影/Anew-chen;圖片提供/吳東龍;服裝提供_UNDER ARMOUR】

吳東龍的工作室居處在新店屈尺小社區裡,那是離市中心約20∼30公里路程的地方,擺設簡單的舊公寓格外通風,倚著綠意山頭,向著蜿蜒流水,以剛剛好的距離忘卻城市喧雜,尋常時光,牆上幾幅創作面迎陽光,與周圍環境呼吸吐納,抽象語彙靜謐無聲,對應著城市綠洲特有景象,反倒更像一幅沒有加框的畫。棲生於此,吳東龍的感官想像越發敏銳繽紛,換上球鞋,自然領路,在土地上留下深刻腳印,敞開心窗,從眼到腳,每一次都是新的旅程。


IMAGE_1.jpg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吳書萱;攝影/汪德範;圖片提供/龔大中】

五月天的阿信在龔大中所著《我在跑步》的推薦序中這麼寫著:「三十歲的幸福,不是名車與豪宅,而是能為自己的跑鞋繫上鞋帶。第二人生的幸福,不是名車與豪宅,而是能為自己的跑鞋繫上鞋帶。」人生經歷洋洋灑灑,想法動念從不歇息的龔大中,每天必定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跑步!
視漫跑為終生伴侶,藉由跑步認識自己和所處的世界,龔大中在路途上發現創意且用步伐收集城市,他的漫跑之道為何?


IMAGE_1.jpg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源源不絕的ideas、讓人驚嘆的創意⋯⋯這是我們對於設計師的最佳想像,同時應該也是設計師們作夢也會笑的理想狀態。La Vie特別專訪孫瑜鴻,聽聽她暢談自己的獨門充電秘訣!



【文/方敘潔;攝影/王漢順;圖片提供/孫瑜鴻、王耀邦、兩個八月】

IMAGE_1.JPG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歐洲,要找尋費用可親、創意十足、名家打造的設計師旅店,三個願望一次滿足的地方,唯有德國柏林!在這座全球頂尖人才聚集的競技場,反骨而唯美的旅店爭奇鬥艷,我們走入宛如叢林實驗場的25hours Hotels,歷經一段由歷史建物改造的綠洲奇蹟。


【文/高麗音;圖片提供/Design Hotels】
「搬來柏林的時候,我們的夢想就是在一個很酷的地方擁有一間舊公寓。」不知已從多少到柏林生根的朋友口中,聽到這個夢想,我們都被老舊而有文化痕跡的事物吸引,也循跡遷往西柏林,因為在東柏林的新潮住宅區,看起來一切都是新的,如漆一般,蓋過如膠的歷史環節。

IMAGE_1.jpg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喜愛文具到了達人的地步,收藏品多到家中放不下,因而開了一家文具店的禮拜文房具經營者Karen,是個不折不扣的文具收藏家,除了擁有相關知識,也仔細地研究文具之美,藉由她的分享,感受文具的魅力,以及她獨到的個人品味!

【文/葉靜芳;攝影/王漢順】

IMAGE_1.JPG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若把文具比喻成物種,那它一定是最具多樣性的生物。要如何欣賞文具、收藏文具,是初訪文具之森的朋友們應該先閱讀的森林導覽。


【文/沈昶甫;攝影/王漢順;圖片提供/沈昶甫】

在日常生活所使用的各種器物道具中,文具可說是與我們關係最密切、使用時間最久也最頻繁的道具了。也因為如此,文具在外觀以及功能上的設計在經過幾乎與人類歷史等長的時間演進之後,有著非常豐富的發展。從外觀來說,我們可以在文具上看到維多利亞時期的華麗紋飾、30年代的流線型設計、運用豐富色彩與大量塑料所構築出的普普風格文具,接著是從熱情轉入冷靜的極簡風格,以及融合各時期特色的現代文具。而在功能上更可以看見許多為改善從事文書工作所遭遇的問題、或是為增進工作效率所做的設計,例如近年來引起話題的可擦式原子筆以及可以常保筆芯尖銳的自動鉛筆。

IMAGE_1.JPG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彭永翔;攝影/Johnny Ka;翻譯/姚遠】

IMAGE_1.jpg


「不管是什麼建築,兩百年、三百年總是會毀壞,而我的設計是希望在五、六百年建築毀壞後,仍能讓大家感受到這是美的、漂亮的。」曾經說過「建築物是建築的墳墓」的杉本博司說完開朗地笑著,66歲的他,從藝術跨界到空間,仍然充滿了願景與理想。這次La Vie抓緊杉本博司在東京的有限時間,於小柳畫廊專訪,分享其為Oak Omotesando設計的究竟頂以及茶洒金田中的空間設計。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La Vie訪問伊東豊雄、並親至東京專訪森美術館長南條史生、UNITED ARROWS的上級創意顧問栗野宏文,與我們一起談談東京這兩年的改變,以及未來城市的可能樣貌。

IMAGE_1.jpg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高麗音;攝影/許翔、Thomas K.】
_MG_0190.jpg

食物本身都具有不同的滋味,不僅是有機比化學的好吃,更是生產過程、烹調方式、品嚐方式的總和。」徐仲與樊秀玲主廚,曾在有機食材超市freshONE共同主持一場「醬油、豆腐、慢食╳法式料理示範」的講堂,從樊秀玲現場料理的鹹培根蜜棗捲、芝麻豆腐釀番茄等菜餚,學員又重新理解了醬油與豆腐兩樣常見食材的背後歷史,隨著飲食文化而緩慢演變,這是料理教室除了學做菜之外,更深一層的意義─懂食。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專訪桃居店主 廣瀨一郎

【文/Kimi Huang;PHOTO/Johnny】

廣瀨一郎於1987年東京西麻布創立知名的陶器店家「桃居」,以其深厚經驗與品味獨到的眼光,深入日本各地挖掘優秀的陶瓷器皿作家,被譽為日本陶藝界意見領袖、及日本最受信賴的器皿人氣店主。這次特別邀請他與La Vie分享對於食器的想法與熱情。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藝學者林承緯的民藝運動關鍵影響剖析

【文/方敘潔;圖片提供/日本民藝館、Leach Pottery、Yohaku Gallery】


長久以來,日本人認為存在於生活周遭的器物是如此的粗陋而不值得欣賞, 然而在1925年,被譽為民藝運動之父的柳宗悅以及河井寬次郎、濱田庄司共同提出了日本前所未見的嶄新詞彙與觀念─「民藝」,同時依據這個源起於「民眾的工藝」簡稱的名詞,共同起草《日本民藝美術館設立趣意書》,不僅造就了日本社會對於器物的重新省思與美學意識改觀,更從此開啟影響力遍及東亞的民藝運動風雲年代。
而在民藝運動中,食器,作為每日生活必備的器物,更是柳宗悅及其他民藝運動核心人物最頻繁用來舉例佐證、貫徹民藝理念的實踐對象。也因此,民藝運動深深影響了當代日本生活食器中的美學意識,並且改變了日本人餐桌上、心靈裡的選擇與思維。
針對日本百年以來民藝運動對於食器美學的關鍵影響,La Vie特別邀請民藝學者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專任副教授林承緯,提出了解民藝運動的四大重點,快速掌握這個深遠影響當代日本工藝美學的思潮。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