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8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專訪野上麵包主廚 野上智寬

做麵包簡單、做好吃的麵包卻很難,除了嚴選製作素材,更得依賴師傅累積十多年以上的經驗與專業;在桃園掀起秒殺風潮的野上麵包,悄悄開了台北店,以寬敞的店面舒緩排隊人潮,更貼近主廚野上智寬心目中理想的麵包店。這次La Vie特別專訪他,從職人眼光探究好麵包的美味關鍵。

文_Stephaine 攝影_王漢順

隔著透明玻璃,一盤盤麵包剛烘焙出爐,空氣中溢滿淡淡的天然麥香,溫暖了整間店,也溫暖了等待者的心。野上智寬是台灣女婿,也是擁有25年烘焙經驗的麵包職人,小時候他總愛在早餐吐司抹上一層奶油、再抹一層果醬,盡情探索麵包滋味的多種可能。不過最初他並非立志要當麵包師傅,僅僅是為了學個專長,但在麵包店工作之後,卻被做出好麵包的挑戰所吸引,野上說,做麵包簡單、做好麵包卻很難。因為對優質麵包的堅持,他一次次挑戰、一次次進步,只要聽到客人說: 「這麵包真好吃!」他也就高興、滿足了。

*做好麵包 先摸清麵糰脾性

野上特別選用日本麵粉來製作,因為日本製粉廠技術純熟,不漂白麵粉、也不像台灣麵粉總習慣性加入維他命C,因此做出來的麵包麥香味十足,口感也較接近其想追求的風味。某些特定種類的麵包只採用特定麵粉來製作,如店內的德式葡萄麵包、裸麥麵包所採用的石磨裸麥麵粉,來自日本一位具有60年麵包經驗的德國師傅調配,是日本大陽製粉廠的秘密武器。他曾試過換其他麵粉做同一款麵包,就是沒那麼好吃,不過特別的是,這款麵粉做別種麵包也不適合。

只要懂得基本功夫,不太可能做出難吃的麵包,但要好吃,除了講究原料,還得依賴師傅十多年功夫與經驗的累積。野上說,做麵包不能只依賴配方,雙手對於麵糰的熟悉度與正確判斷,就像是每位師傅的獨門心法,透過雙手感知麵糰的狀態,判斷麵團今天有力或是沒力,溼度、溫度如何,需不需要多添加酵母,每一項細微的差異都會影響口感,也正因為如此講究的態度,成就了野上麵包的麥香傳奇。


挑選好麵包的五大秘訣:

秘訣1_從麵包重量判斷
真正的歐式麵包會比較沉一點,若是看起來很大,拿起來卻感覺輕,有可能是添加了改良劑。麵包重量足,表示作法、材料都比較實在。

秘訣2_試吃時要慢慢咀嚼
試吃是最準確的挑選方式,好麵包吃起來組織有咬勁。試吃時要多咀嚼幾下,因為以天然食材製作的麵包,剛吃時氣味較淡,多嚼幾下,天然香氣才會散發出來。

秘訣3_長久放置是否變乾
正常的軟麵包在室溫下放置時,會隨時間流失水分,若放個三天還是很軟,應是添加了改良劑。

秘訣4_觀察麵包氣孔
切開麵包時,裡面粗糙的氣孔是自然發酵形成的,若氣孔綿密而細小,有可能添加了小蘇打粉或其他改良劑。

秘訣5_好麵包會自然發霉
完全使用牛奶與雞蛋來製作的麵包,通常放個三、四天會有自然發霉的現象,若是放了一個星期還不發霉,可判斷製作時添加了改良劑。野上智寬



圖說:野上智寬為了做出好麵包,從原料麵粉就開始要求,所有麵包都以日本麵粉製作,不加維他命C、不漂白麵粉,因而麵包麥香味十足。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彭永翔


對自己好一點,就從現在開始。

在物價指數持續上升,薪水卻持續停滯成長的台灣,要過好生活,真的很困難嗎?其實平凡如你我,只
要用心,花點心思在自己身上,我們都能擁有365日的靜好幸福。

可能是一杯單品咖啡、一壺好茶、一本好書、一首歌讓自己甦醒、一定要看的部落格、一個秘密散步路
線、一個小時做一件事讓自己放鬆、一個習慣用的日常好物件、在某一天一定要看的展覽。品味並非虛
無飄渺,設計存在於生活的小細節!

La Vie在一年之初,從週間的早晨、中午、晚上至週末,為你量身打造「好生活提案」!並邀請23組生
活達人就La Vie提案,分享他們如何實踐,如何品嘗生活的甘甜味,他們的幸福及理想生活又是什麼。
還精心挑選133件日日定番物件、28個全台私房景點旅行、33個今年一定要看的展覽、要去聽的音樂
節,從生活方式至生活器皿,細心思考,打造我們2013年的全方位生活指南。

因為從今天開始,我們每天都要微笑地迎接早晨!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一個冒號加一個括號,在網路世代盛行之後,如洪水般蔓延於bbs、facebook及e-mail的往返信件
中,虛擬的笑容為了生存,但多少是為了自己而微笑?

截稿的周末,我從早秋咖啡緩緩走出。巷口的紅綠燈,指示著時間一秒秒的遞減,在那一瞬間我確實
的感受到時間經過,那一剎那,我看見了午後陽光穿越我的身體,斜射至店內。如果哪一次來到咖啡
店,不是為了工作,而是真正的呼吸微涼空氣,肌膚片刻陽光,真實的感受生活,能有多好?

在這次封面故事的採訪過程中,我偷偷先實踐了許多受訪者的分享,在捷運上讀著王盛弘推薦的《深
夜食堂》、到霧室推薦的小路上藝文空間、聽著田定豐推薦的百萬大飯店原聲帶,而在那樣繁忙快速的
步調中,我在那些彷彿暫停的時間中確實感到幸福,開始記得對自己微笑。

我們都該對自己微笑更多,希望透過這次La Vie企劃的「Good Life! 365好生活提案」,讓大家在無感
經濟中,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有感幸福」。

新年真的要快樂:)


資深採訪編輯|彭永翔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輯者的話
(圖片提供/BURBERRY)

北歐最頂尖的當代設計師Cecilie Manz說:「這個世界上充斥著
大量工業設計下的垃圾,倘若它們沒有以文化和工藝傳承為背景的
話。」這是一句好嚴肅的詞句,但也一針見血地點出現代所謂「量
產設計、粗糙製造」的問題。《La Vie》看見世界的趨勢,以「
心工藝時代來臨」為主題發想,卻也在不斷的驚喜中發現70年後出
生的新一代全球工藝家及設計師,紛紛回歸以心手為本的思維,從
文化底蘊和傳統精神中創造出讓生活更美好的作品。

且讓我們向老古董致意,迎接新董世代的來臨!

註:「新董」一詞由陳念舟所創,意即用現代思維創造未來的古董。


資深採訪編輯|葉靜芳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東方,日本人對先人承傳的工藝感到自豪;嚴謹又傳統的日本工藝,隨著現代生活的進步,對於生活美學的執著讓日本有更專精的技術和研發精神,投入傳統產業再造的新工藝,因而造就一批「工藝作家」:他們以設計的角度,結合傳統文化與技術的承傳,提供人們更優越的選項,創造出來的作品,更貼近現代生活美感,達到視覺的舒服性與情感的交流。

【文|姚遠、葉靜芳 圖片提供|Takumi Ota、Inga Powilleit】


日本著名的「有田燒」──它的根源來自日本南部九洲島佐賀縣的有田區,最早由「陶祖」韓國人李參平於1616年將製陶技術帶入日本,由於有田當地特殊地的黏土啟發了當時製陶工匠的靈感,因而發展出更成熟的製陶產業,有田也因而成為日本最早的製陶發源地。雖然歷經了四百多年,但絕不褪色、毫無妥協的傳統工藝精神,至今依然支撐著有田的人們。

今年米蘭家具展中,有一系列的作品獲得國際間熱烈的討論與極高的評價,由日本當紅的跨領域設計師柳原照弘(TeruhiroYanagihara)與佐賀縣有田區擁有百年歷史的有田燒品牌Momota–Touen合作,共同創造出延續擁有古老故事的嶄新陶瓷器品牌。柳原照弘談到「與擁有豐富技術經驗的有田工匠一同工作,彷彿也與古老的有田歷史對話,這對我而言,是一個全新也是很棒的經驗。」承繼了遠古的記憶,而被命名為「1616/Arita Japan」系列,是沿襲有田燒的傳統卻又嘗試出不同設計方法的傑作,也被2012年米蘭家具展評價為「最接近未來」的全新容器系列。

IMAGE_1




對日本的傳統進行了全新的詮釋

擔任1616/Arita Japan創意總監的柳原照弘,一邊嘗試採用擁有陶瓷器可能性的新素材,一邊擔任與多種多樣的食生活相對應的「標準」設計,柳原照弘試圖以更新的概念,植入這百年的品牌精神裡,於是他找到了來自荷蘭的設計師Scholten&Baijings共同討論研發,經無數次的對談激發,拋出更多原創的點子。不過,如何才能不失日本人對陶感受的傳統?這是兩方花最多時間思考的議題,柳原照弘著重的是有田黏土的開發創新與實驗;而Scholten&Baijings則是強調應用藝術與日常使用顏色與型式的對話,兩方最後終於創作出全新的樣式與色調的1616/Arita Japan系列。


柳原照弘:更添生活風味的淺灰

關於1616/Arita Japan系列共分為兩條概念線。1616/TY「Standard」Design:Teruhiro Yanagihara,由柳原照弘進行創作,以四百年前做為工具而生成的容器,身為日本人的柳原照弘懷抱著對往昔深深的情感。在此概念線採用新的素材,但仍保有有田的傳統工匠技法,開發了能夠接受多種多樣食生活、擁有質樸形狀的陶瓷器系列。既有不限用途的柔韌形狀,也採用了非常高的度數和高密度的陶土製作容器,使得有田燒所擁有的「不華麗的美麗」被現代感的「更添生活風味的淺灰」所繼承,在形式上也更有現代感。


Scholten&Baijings:有田風土人文的柔美色調

另外一條概念線:1616/S&B「Colour Porcelain」Design:Scholten&Baijings由荷蘭設計師Scholten&Baijings研發設計,在設計之先,就進行了數據準確的鄉野調查,不但對有田燒進行廣闊範圍的研究,也對人們的使用態度和色彩喜好進行分析,因而創造此次被稱作「坡絲氨酸色彩」的系列。簡單來說,這其實是日本的傳統顏色,陶器上重覆著很淺的、虛幻的顏色層,也在陶瓷器上下的連貫性中進行著反覆的塗層。這一系列的食器不但擁有現代外型,也有實用的功能性,此外,更反映了有田當地風土人文所特有的柔美色調。

IMAGE_4 IMAGE_2




LaVie:你認為什麼是1616/Arita Japan的作品風格?此外,為何選擇荷蘭設計師Scholten&Baijings為共同設計合作的對象?

柳原照弘:與其說完全地推出屬於自己個性的作品,不如說是完成一款符合當地風格的創作,因此,在一開始的企劃,我就打定主意,必須先從了解人開始,比如一起製造的當地製陶工匠的個性(特殊專長與技術),其家庭、歷史背景和經驗開始,從而引導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在這個部分我做了相當的努力。

我想要做的,並非改變一般人對有田燒的概念,而是以「在哪裡都能使用」的觀點出發,我想創造的是傳統有田燒迄今為止所沒有的新品牌,因而設計了看似質樸,實則現代的1616/TY「Standard」Design,質樸最初看上去好像沒有個性似的,反過來正因為「質樸」而作為新的個性被使用者所捕捉。

並且,為了這種簡約,我也邀請了擅長此道的荷蘭設計師Scholten&Baijings為有田燒再設計和發表了1616/S&B「ColourPorcelain」Design系列,他們的特色在於研發屬於有田的色彩,像水彩畫似的藍色、黃色、粉紅色、硃砂紅等,這是透過歐洲人的眼光所看見的新日本,如此有層次的色彩也充分反應陶土與釉之間紋理及色調彼此完美結合。



LaVie:你創作的靈感從何而來呢?
柳原照弘:我十分喜歡進行調查研究製作的現場,特別是和一起製造的工匠進行對話,這是一種生活的趣味性也是靈感的來源,並不完全是為了工作。

LaVie:你認為什麼是日本的工藝精神?
柳原照弘:提供比對方所期盼,所要求的更高的品質,這便是日本工藝家的精神性。不管什麼細部,無論什麼強度,工藝家即使不被強調,也會沉醉其中,經常做出最高品質的東西。我想,是因為他們享受在其中吧!因此往往能達到比別人要求更高的水平。

LaVie:「Standard」Design作品是否使用了新的技術?
柳原照弘:技術經常在進化。但是我不依賴於技術。需要利用新技術時就利用,不需要的時候,就不使用。最主要的還是在於符合生活感這件事,我通常思考的是如何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

LaVie:哪位設計家或者藝術家給你留下深刻的影響呢?
柳原照弘:其實我欣賞相當多人,但非要說的話,是野口勇Isamu Noguchi(1904∼1988,日本藝術家,也是當代極具代表性的景觀設計師,其藝術生涯橫跨60年,他的雕塑及公共藝術作品常見於世界各地)。無論在工業設計和現代藝術上都受他的影響。當然,我也在所生所長的土地上,接受食文化和「日常」很大的影響。


LaVie:身為一個工藝作家及設計師這樣的角色,最棒之處為何?
柳原照弘:自己能作為自己的設計師,能參與製作日常的一部分,甚至能創造未來的日常,這是我認為最棒的地方!

IMAGE_3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_1

西方的文化向來不依靠設計師的明星光環,手工藝是西方國家最有價值的人文資產。在歐洲,人們重視手工藝及傳統文化,甚至運用國家資源全力栽培與輔導,期許能將歐洲深遠的歷史文化及工藝技巧傳承。丹麥自2008年起推動「心工藝運動」(Mindcraft),從傳統工藝產業的根本革新,帶起新一代以工藝為本創作的心藝匠。

【文|葉靜芳 圖片提供|Cecilie Manz】

丹麥Mindcraft策展人兼首席設計師Cecilie Manz曾在第一次向全世界展現「心工藝運動」的2008米蘭展中提及:「北歐以優秀的實用價值、謙遜的視覺、天然質樸的材料、不會危害環境的製程、以及精緻的工藝和純粹且簡單的美學自豪;然而富足的時代已經接近尾聲,取而代之的是全球性的經濟和能源危機,我們應該反思大量工業化製造出來的所謂『設計』產品,是否應該被挑戰,重新回歸工藝的本質?而這已經是一個勢在必行的趨勢。」

Cecilie Manz帶領的「心工藝運動」(Mindcraft)完全推翻了人們原本對「工藝」的想像,因為Cecilie Manz想做的並非延續傳統而已,而是強調丹麥工藝及設計的核心價值觀,以實驗性的角度和紮實的工藝技術,重新詮釋及挑戰傳統工藝的價值觀。

與Danish Craft共同推動的Mindcraft從2008年初試啼聲至今,在全歐洲展出超過十次以上,儼然成為一股歐洲的新興浪潮。「我們的目的是要創建一個平台,替新一代的設計師及工藝家開創一條不受全球能源危機影響的新路。除了延續我們向來自豪的北歐工藝──頂尖手工、尊重素材本質、並在設計上擁有開放的自由態度,今年我們更集合丹麥最頂尖的16位設計師及工藝家,激盪出具顛覆性、幽默感、以及豐富生活趣味的創意作品。」Cecilie Manz說道。


以創新與發明的角度打破傳統型態

「心工藝運動」(Mindcraft)並不受限於物件的種類,基本條件必須要有傳統工藝素養,以原創的概念,深入理解形式和材質,從物件中看出故事輪廓,反思和批評意見相結合。身為丹麥頂尖設計師及「心工藝運動」(Mindcraft)策展人及首席設計師的CecilieManz也展出兩項精采設計。

PLURALIS 2009

「這是一把椅子的複數形式!」這是Cecilie Manz對此作品的闡述。一把椅子的樣貌卻有乘以三的功能性,眾數與一把椅子的融合,實則有千絲萬縷的聯繫。Cecilie Manz在設計這把椅子的時候並沒有運用任何新的技術,然而概念卻是新穎且符合人性需求的。她提到:「這是最符合居家生活的一把椅子,可以想像一個小身影攀附在大人的腿上;另一個小身影則坐在一旁背靠著大人玩耍。PLURALIS其實具有無限的想像,以及無限的用途。」

PLURALIS採用俄勒岡州松木材質,以實木製造,可以完全自然無塗層,也可以上清漆/白色/黑色,「PLURALIS並無任何新技術,可說是一張純樸的椅子,按照正常程序精刨、打磨、拋光等,然而它卻是椅子的變形,它是一張具有多功能及使用方式的家具。」Cecilie Manz為此作品下了最佳註解。PLURALIS於2009年在Mindcraft的米蘭家具展中展出,目前由Mooment家具廠出產IMAGE_2



Clothes Tree 2008

這件作品的原型是Cecilie Manz最早替PP Møbler設計作為秋季工匠一場小型展覽的其中一項展出作品,當時並沒有引起很大的迴響。不過到了2008年,因為此設計符合Cecilie Manz第一次策展的Mindcraft參展條件,因而重新加以改良,Clothes Tree就此成型,在米蘭家具展中,Cecilie Manz帶領的Mindcraft團隊大放異彩,展出期間佳評如潮,她所設計的Clothes Tree也深受國際評論家的青睞,而後由丹麥家具百年精品家具品牌PP Møbler生產製造。

Clothes Tree的設計概念不僅打破原有傳統的衣帽架型態,也重新解構一件衣帽架具備的意義,「Clothes Tree既是衣服自然懸掛的一個臨時存放地方,更像是一棵掛衣服的樹!」這是Cecilie Manz對此作品的解說。拋下一般對於一件家具所應該具有的型態與功能性的觀念,Cecilie Manz運用的是每日的詩意,讓藝術性與實用性簡單及有趣地整合在作品中。Clothes Tree在2008年投入生產製作,運用精細的槭木結構設計,展現丹麥工藝的細緻度。另外這件作品是以平整套件的方式出貨,不但節省運送的空間及成本,從細節處也可看見設計者的巧思。

IMAGE_3



La Vie:「心工藝運動」(Mindcraft)在你看來,對丹麥或世界具有什麼樣的意義?
Cecilie Manz:我認為「心工藝運動」(Mindcraft)想要表達的是一種需要被關注和細心保存的傳統美德,而這就是工藝。通過良好的工藝承傳和專業的指導,通過一種新的方式被保存下來,而我們所做的就是演化,演進成更符合現代生活的方式。

La Vie:談論到工藝這件事,你認為西方和東方有什麼樣的差異性?
Cecilie Manz:就斯堪納地維亞半島來說,長期以來我們比較注重「實用主義」,這是因為農業立國,以及清教徒的早期歷史背景,在那個原物料短缺的年代,「實用主義」發揮了大多數作用,因此北歐美學講究的是物品的實用性,而盡可能地修正功能面的部份。根據我的觀察,東方和我們最大的不同在於東方比較注重外部的感受、心靈的契合,也就是以精神性和藝術價值來投入工藝的創作。我相信,就某些部分來說,東方比西方更懂得如何保存,以及欣賞古老的工藝。

La Vie:你是新銳的丹麥設計師,但你總能設計出許多經典的作品(如Caravaggio燈,甚至與國際大師齊名被長久保存在MoMA),你的靈感從何而來?
Cecilie Manz:設計對我而言是一種本能,就像呼吸般自然,靈感有時候是隱藏在任務本身。我喜歡用眼睛,通常我總是樂觀正面地感受,並且用眼睛仔細觀察身邊的一切就是了。

La Vie:「形式」或「功能」,通常哪一個先出現在你腦中?如何將外觀與實用性相結合?
Cecilie Manz:在我的情況下,當然是功能(笑著回答)!我一直覺得設計不能凌駕於功能之上,就像我畫圖,通常都事先聯想到功能,才會出現外型;我認為美學固然重要,但每一個設計都必須要有核心的「存在必要性」,而我要做的就是盡量讓這兩者並存。

La Vie:你的作品很多都使用天然素材,請談談你的取材哲學。
Cecilie Manz:是的,我很常使用天然素材,特別是木質,也許是斯堪納地維亞半島人的天性,木頭對我來說很重要,它承載著渾然天成的美、大自然的力量、以及溫潤的歷史感,它對我而言是最適合用來設計生活物件的材質。

La Vie:你認為成為一個設計師,最棒的優點為何?
Cecilie Manz:當你覺得被你添加的東西,有那麼一點細微的改善,是更具審美價值,以及對生活有益的⋯⋯。

La Vie:你在台灣頗負盛名,台灣的朋友很喜歡你的設計物件,有什麼話想對La Vie的讀者說?

Cecilie Manz:除了感謝,我似乎無法說更多了!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52年,John Cage以一首《4'33"》,讓鋼琴有了舉世嘩然的表演方式。從此,機遇音樂、非標準使用樂器的技巧,在現代音樂世界裡如野火燎原,一發不可收拾;2012年,在台北數位藝術中心的「噪咖」,一場以鋼琴為名的表演,La Vie小編帶著滿滿的好奇前往,想看看鋼琴還能有什麼樣可能的表現。

01  
改造後的鋼琴,彷若一架紡織機,令人瞠目結舌。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杜象石破天驚地把小便斗當成藝術品送去參展後,現成物與藝術品之間的界線就持續不斷受到衝擊,藝術家們以嘲諷、詼諧甚至帶點挑釁意味的手法,直接挑戰藝術不可破壞的形象,於是在現代,藝術創作與設計作品之間的界線,似乎已經模糊到難以全然區隔。但是,果真如此?
目前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的《大破設計.物件的現代生活-法國北加萊當代藝術基金會收藏展》,由法國北加萊當代藝術基金會帶來的當代藝術收藏中,各式椅子佔了極大的比例,彷彿是隸屬於設計的範疇,但當它們分屬在包括決裂、直擊、貧窮藝術、天工開木、義式工藝、老套、可大可小、東西、楚格設計、看透等十個子題章節後,卻能呈現出不同的觀念議題,也讓我們看到當代藝術最具價值的一面。豔陽午後,走在純白無暇的展區裡,望著被打破的天花板與被坐壞了的椅子,La Vie
小編不自覺深思起破壞的價值……

01  
展中常可見到被打破的天花板,隨時提醒著我們,許多必然的界線是可以被打破的。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Open publication
- Free publishing - More art">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你以為立體書只是小孩子的遊戲書,那可就大錯特錯了!擁有七百多年歷史的立體書,不僅擁有吸引人的鮮明的畫風,更有處處驚奇的空間組合,每翻一頁,都是令人讚嘆的奇妙世界。La Vie小編先帶大家瀏覽重點展品。

open      
每一頁都精采的世界。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 

IKEA PS HOME居家設計展正於華山1914文創園區六合院展出。

19

「IKEA紙片機」傻瓜相機的數位版,利用左上方的USB連接可讀取拍攝的照片。

IKEA首次移出門市,在台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開展了,跟著La Vie腳步,搶先逛一下展區吧!展出IKEA睽違三年後新發表的PS 2012系列,並邀請12位台灣各領域名人跨界合作,作詞人方文山、創作者包益民、《翻滾吧阿信》導演林育賢、「草莓救星」樂團等人,將IKEA PS 2012系列融入生活中,現場並展出4間名人小屋,全場免費參觀!然而最令網友們期待的,莫過於日前在網路搶先曝光的「IKEA紙片機」,這款只送不賣的新世代數位傻瓜相機,在展出期間於現場每天限量贈送50台,想要的人動作得快!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warovski06

第二屆水晶創意生活設計大賞已於2月24日揭曉競賽得獎名單。

璀璨閃耀的施華洛世奇水晶是許多人點綴生活創意的元素,然而除了運用水晶鑚貼鑚之外,水晶還能有什麼精彩且具創意的表現?在這次Swarovski Elements第二屆水晶創意生活設計大賞中,參賽設計師們成功將創意靈感結合施華洛世奇元素,將其融入於日常生活中,在珠寶飾品、家具佈置、禮品包裝,以及台灣最受歡迎的3C與貼鑚項目都有精采的作品。現在,跟著La Vie直擊頒獎典禮現場,發現台灣豐沛的創造力!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重創日本,時間悄悄地又過了一年,傷痛依舊,而我們從中學習到了什麼?

000      

2011年3月12日,爲日本大地震祈福的海報東京明治神宮前廣場(攝影/廖淑鳳)

事過境遷,在去年底拍板敲定時,我們決定以氣候變遷來作為封面故事的主題。事前準備資料的過程相當冗長,一連串的數據,越是探究,越有一種無力挽回的沉重感侵襲而來,例如攝影師CHRIS JORDAN曾至世界最遠的小島-中途島,拍攝了一連串令人瞠目結舌的畫面,成千上萬死去的信天翁,肚子裡全都是塑膠垃圾。當最遠的小島都是垃圾,代表的就是整個太平洋遭受到嚴重的污染;抑或是人人大啖的美食-黑鮪魚,生長期需要七年的鮪魚,在人類大量的撈補,已面臨魚資源崩潰的邊緣;甚至是同事借我的一本書《探尋即將消失的國度》,兩個七年級的女生的環浪計畫,走遍了南太平洋的小島,東加王國一大片斷頭無法存活的椰子樹,表示著鹽化的海水與土地;吉里巴斯積極的提供學生出國留學的機會,只希望未來沉沒時,國家優秀的後裔能夠存活;吐瓦魯曾是最幸福的天堂,海平面僅有4公尺,人生只是一場漫長的等待,準備與海共眠,但這裡的人樂觀的認為,上帝會保佑他們。一篇篇充滿人文情懷的文章與紀錄,闔上書本時,默默的歎了一口氣,到底,我能做的是什麼?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mba01  

「吃吧!」餐廳,訴求新鮮的健康飲食概念,菜單中西混合,除了台灣著名道地料理及義大利麵食,在開放式廚房現點現做的披薩,還有現場現榨水果吧。

風格旅店浪潮方興未艾,在台北西門町裡,一間以年輕品味客層為訴求的amba Taipei XIMENDING意舍剛於近期開幕,結合兩岸創意能量,包括台灣建築師張淑征、空間設計師葉裕清、藝術家范姜明道、street voice創意團隊,以及中國視覺設計師鄧兵兵,打破慣有飯店模式,結合住宿體驗、文創藝饗、實驗室奇想、音樂狂想、美食享受,以年輕品味客層為定位,充 滿活力與創意的空間氛圍,豪爽地邀請大家一同「住吧!」、「吃吧!」、「聽吧!」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台灣唯一的男子舞團「驫舞劇場」(驫,音ㄅㄧㄠ),也是第六屆台新藝術獎的得主,每次推出作品都備受關注,這次他們與法國聲音視覺創作團隊「Volume-Collectif」共同推出結合舞蹈、聲音、裝置與環境的全新作品《繼承者》,Yannick Dauby(澎葉生、蔡宛璇、Christophe HavardHughes Germain共同創作;不僅是舞蹈,更融合了裝置藝術,連續三周都有不同的構思,每天的聲音也都不一樣,現場是沒有座位席次,而是可以跟著舞者演出隨意的行動,這樣的目的,打破制式觀眾席與舞台的界線挑戰尋常舞作中舞台與觀眾之空間關係,以多焦點的視覺鎖定,每位觀眾都會捕捉到不盡相同的感知內容。

     
 現在就來看看這幾位年輕舞者帶來的片段,有機會來到華山還可以體驗現場裝置與舞者流動的表演方式(影片提供/驫舞劇場)

當你進入空間時,黑暗的空間,內部設置了許多裝置藝術,這些作品是來自蔡宛璇所設計,以象徵文明進程與現代生活的工地場域為概念,以一些臨時搭建的結構與鋼架讓人在進入空間時,可隨著高低落差的空間裝置視線也隨之轉換,而舞者就漫舞其中,與空間、與裝置互動,發展出某種依存關係。當記者會開始時,毫無任何的開場形式,舞者在各個空間看似隨意的拉筋或舞動時,突然就聚集在某個場域,在聲音的包圍下,營造出風格強烈的劇場體驗。

R0014736.JPG    
記者會演出前,舞者隨意的舞動身體,令人忍不住將視覺凝結於此,腦海中也不自覺的勾勒出自己的視覺想像。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愛.jpg

「哦,這個人還沒死啊?」這是1995年,台北市立美術館的董陽孜書法展現場,一群大學生參觀著展覽時,所發出的疑問。

而此時展覽的主人,國際書法大師董陽孜,正巧就站在旁邊,當親耳聽到了這群大學生的話時,她簡直哭笑不得,因為這句話完全代表了年輕世代的想法:「書法很老,而且寫書法的人都死了。」

正是因為這樣,董陽孜更懷抱著要讓更多人認識書法藝術的夢想,她找來了音樂人方文山及策展人陳俊良,規劃了這樣一場可說是「很瘋狂」的盛會,邀請到國內橫跨四界:演藝界、藝文界、學術界、設計界的一百位名人進行書法潮T創作,而這絕對是2011年度最特別的時裝秀之一!

D01_2785.jpg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的美感與優雅可以是很簡單的,不用太複雜、不用太多裝飾、不用太多修飾的。   
這期La Vie以「裸設計」為主題,談的正是當下全球正在慢慢發酵的新簡單生活態度,慢活、樂活、裸妝、裸食……種種風潮皆傳達出人們開始慢慢卸下對奢華、對華麗的追求,不走非常要求自制力的極簡,重新找回我們與工具之間、家具之間、生活之間,以及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簡單關係。

89-01.jpg

設計師Elisa Strozyk半木半紡織的「Wooden Textiles」系列,挑戰我們對於木頭的既有印象。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吹進天母的藝術種子
仲夏之際,由立偕建設主辦,並由胡氏藝術邀集六位國內外藝術家,一同在充滿異國情調的天母,展開了第三波的城市地景計畫。現在請隨著La Vie,打開心與雙眼,邁開步伐,讓風自然的與心共舞,未來三個月,降落於天母的藝術花朵,將成為漫步台北最佳的賞藝路線。
00.jpg  

路線1:美國藝術家的視覺重現
路線第一站,當沿著忠誠路漫步,你會發現來自美國洛杉磯的Joshua Callaghan在天母街景中施展了魔法。這次的作品延續著他在世界各地運用變電箱為媒材的創作方式,人行道中的電箱、電信箱與設備機房隱藏在藝術家的影像雕塑藝術之中,也挑戰觀眾的感知經驗。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表演是一種癮,看表演也是一種癮,因為這些表演癮的作祟,這個世界是如此的豐富而精彩。 還記得La Vie曾在2月號介紹的主題嗎?表演藝術的餘韻未完,藝術活動與創作能量都不斷的在各地發生,看了台新藝術獎的百萬得主的誕生,看了戲精-陸弈靜的舞台劇-賊變,參與了雲門淡水排練場的動土典禮,甚至還有皇冠小劇場暫停使用的新聞事件,關於表演這回事,是否大家也看到了表演藝術的可能性與急欲突破的困境呢?

表演藝術是不是你的精神食糧?一旦接觸後,重度癮上身,每檔戲,每齣劇都有不可錯過的理由,那麼接下來你想看哪齣戲?對La Vie編輯而言,則相當期待即將於6月16於國家戲劇院演出的劇,當代傳奇「忠義堂─水滸108II」,乍看之下是京劇,傳統戲劇的精髓自然非普遍能通盤瞭解,甚至對年輕學子而言,
不想,也不願去瞭解。幸而,這個世代我們有吳興國大師,他將京劇改變了,或許,曾聽聞有人認為說這樣的改編不遵循傳統,但又何妨,創新的精神,實在是無法不令人佩服呢,尤其這齣劇結合了張大春,周華健與吳興國三人在文字,戲劇與音樂上的長才,大師合作,豈自不看的理由?

sup000023.JPG

在La vie於晚上11點半抵達工作室之前,興國老師.秀偉老師,以及華健都已經進行討論一段時間了,大家正認真的思考如何將初版再做修正
(攝影by Thomas K)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地2-s.jpg 兩地4-s.jpg 兩地-s.jpg  
【兩地】從林海音「雙鄉」的特殊身份切入,隨著女兒夏祖麗娓娓道來的聲線,走入她的書桌、生活圈、編輯台,特殊年代裡的風聲鶴唳與擔當,以及那一塊奮力開拓的純文學園圃。

4.23是國際閱讀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訂立此日以向偉大的世界文學致敬。因為許多我們摯愛的文學家都是在這天逝世,當中包括William Shakespeare、《唐吉軻德》作者Miguel de Cervantes……

這天,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的男士們會贈送一支玫瑰花予愛人,而女士則回饋一本書作為慶祝。身在台灣,我們可以選擇:閱讀一部關於文學的電影。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影展
記錄與詮釋六位台灣文學巨擘故事中的故事。由五位導演執鏡,跟從文學家們的文字足跡,以影像寫作那些難以盡述的篇章和情感靈魂。
六部電影包含【兩地】林海音by楊力州、【化城再來人】周夢蝶by陳傳興、【逍遙遊】余光中by陳懷恩、【如霧起時】鄭愁予by陳傳興、【尋找背海的人】王文興by林靖傑、【朝向一首詩的完成】楊牧by溫知儀。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