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台灣同時來了兩位藝術大師,一個是為了首度版畫展而來的村上隆;另一個,是讓台北國際會議中心三千個座位爆滿的超潮攝影大師--大衛‧拉夏培爾David LaChapelle。La Vie幸運搶到媒體專訪的席位,更讓大衛為我們拍攝了超尺度獨家照。
@王漢順.jpg

(攝影@王漢順)


到底誰是大衛‧拉夏培爾David LaChapelle?
1963年出生於美國康乃狄克州,北卡羅萊納藝術學院,之後進入紐約藝術學生聯盟與視覺藝術學院就讀,高中未畢業就受到安迪沃荷賞識,為第一份工作《Interview》雜誌拍攝商業作品。2005年開始全心專注於個人的藝術攝影創作。

David說:明明就是活在天堂的環境,為什麼要搞得自己好像身處在地獄?

人家說大衛‧拉夏培爾是「超潮攝影家」,在我看來,他不只是「潮」,他更是「狂」,而且媲比美薩爾瓦多‧達利的瘋狂。他們倆個不只有一個共同點,一樣有能力將怪異的形象與自己的技術領域結合,同樣也受文藝復興大師影響,對出格的藝術創作的狂熱都讓眾人對藝術的價值觀重新定義。明顯的差別就在於,他們一個畫畫;一個玩相機。

David說:雜誌就像一間藝廊,如果撕下其中一頁,然後貼在冰箱門上,那冰箱就是一座博物館了。

大衛來台灣第二天的記者會上說自己的房間看得到世界第一高樓101,還興奮地打電話回家跟家人說:「我就住在世界第一高樓的隔壁」!這次專訪La Vie很幸運可以直接進入大衛在君悅的房間裡,因為前幾家媒體在會議室的採訪讓他太拘束了。這張照片就是這樣來的。
接下來就讓我們藉由大衛的作品,直探大師的世界吧!

【Madonna Furious Seasons】© David LaChapelle

Madonna Furious Seasons © David LaChapelle.jpg

許多人看了大衛‧拉夏培爾的作品,都會以為他的畫面元素是電腦憑空塑造出來的,當聽到這些話,大衛可是會非常不高興。這張瑪丹娜坐在水裡的照片,裡面每個物件都是貨真價實,背景後面火焰、龍,而瑪丹娜也是真的坐在水裡。紫龍是大衛的塗鴉藝術家朋友特地為這次的拍攝而畫;火焰效果是有個人在瑪丹娜旁邊噴出來的,最重要的是,水的倒影更是電腦修圖做不到的細節。大衛承認,作品的確多少需要電腦的輔助,但是他絕對沒有以電腦做出不存在的東西。這也是他的作品為何一直讓人驚歎之處。


【Death by Hamburger】© David LaChapelle

Death_by_Hamburger © David LaChapelle.jpg

讓人很納悶,這是漢堡廣告還是什麼?素食主義者大衛‧拉夏培爾說生平最討厭的食物就是「漢堡」,而這張照片是為了某個鞋子品牌作的廣告。大衛的作品一直以來都只給名稱不給解釋,他要看到的人自己去想後面的故事。他諷刺美國過度的消費主義,藉著鞋子品牌廣告來宣傳漢堡是個多麼危害人命的食物,而我們在追求物質主義的時候,也可能同時被自己招來的後果來個致命一擊。


【The House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David LaChapelle

The_House_At_The_End_Of_The_World © David LaChapelle.JPG

這幅呈現世界末日的家園景象,是大衛為義大利VOGUE雜誌拍的一系列時尚作品之一,也是他最後的商業作品。靈感來自於住在美國佛羅里達的母親,當地多暴風雨,他以災難過後的現象呈現時尚,背後要說的是:遭受災難失去一切之後,你要怎麼辦?諷刺美國過度敗金,只看重時尚,只把時尚放在所有事物之前。
雖然三個月後雜誌照曝光遇到美國卡崔娜颶風,被誤解批評為消費災民。大衛反而認為天時地利人和,這就是他要表達的!人們不顧地球的抗議讓消費主義過度膨脹所帶來的災難正好是他的作品實體呈現。


【Archangel Michael And No Message Could Have Been Any Clearer】© David LaChapelle

Archangel_Michael_AndNoMessageCouldHaveBeenAnyClearer.JPG  
天使麥克傑克森腳踩惡魔,對大衛而言,麥克傑克森是個現代殉難者。他是如此與眾不同,從黑人小男孩變成白人的原因,我們因為不了解他而對他下了許多不公平的評斷,世界對麥可不公平,所以他腳踩著就是這個世界。我們喜歡看名人從高處落下,要不是戴安娜王妃自己說曾經難過得割腕自殺,以及查理王儲外遇,我們就不以為他們也是平凡人。因此大衛將麥可塑化成一個天使,他是世界上最有才華的人之一,卻被全世界背叛,麥可留給我們許多想法,這就是藝術最美的地方。


【Deluge】David LaChapelle Studio

Deluge.jpg
「大洪水」作品是大衛進入人生下一個章節的開門扉頁。在沉澱一段時間從夏威夷回到洛杉磯後,這是他為自己所作的第一件創作,靈感來自聖經大洪水的情節。以他常用的裸體型態呈現,我們或許也能回到文藝復興時期,用美的角度來審視這件藝術品。大衛創造出有如地獄即將到來的震撼,因為人生本來就是充滿困惑,通常我們也是經由苦難才發現好東西。
大衛自己貼海報甄選願意拍照的模特兒,沒有條件限制,任何年齡或是體型都可以,拍攝地在洛杉磯的好萊塢。大衛形容「這就像是拍一場電影,這對我來說就像是美夢成真。」之後大衛又拍了一些大洪水系列的作品,像是「教堂」(Cathedral)、「泡水的博物館」(Statu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