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John Cage以一首《4'33"》,讓鋼琴有了舉世嘩然的表演方式。從此,機遇音樂、非標準使用樂器的技巧,在現代音樂世界裡如野火燎原,一發不可收拾;2012年,在台北數位藝術中心的「噪咖」,一場以鋼琴為名的表演,La Vie小編帶著滿滿的好奇前往,想看看鋼琴還能有什麼樣可能的表現。

01  
改造後的鋼琴,彷若一架紡織機,令人瞠目結舌。

這是鋼琴嗎?如果不是兩隻漂亮的曲線琴腳和三個踏板還在,恐怕會誤以為這是一架紡織機了。仔細端詳正面,黑白琴鍵的敲擊施力方式改成這些向上拉起的線,琴身下方則多出了許多機械的控制裝置與弦;轉到鋼琴背面,線整齊排放在鋼琴平台上方,很標準的鋼琴椅旁放著有趣的小道具,有球、有筆,還有加了可樂罐的木樁,
完全猜不透這些道具和這座被加工的鋼琴,將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響。究竟是變調的德布西?還是不再纖細的蕭邦?

02  
在背面彈鋼琴?

擔任本次《失聲祭LSF62》表演的兩位藝術家──王仲堃與林桂如,分別在他們熟悉的演出道具──電腦與鋼琴──面前,原本躁動的現場慢慢靜了下來,因為,一丁點聲響都讓人分不清究竟是從哪裡發出的聲音。終於,在浮動人心止住後,一些機械摩擦的聲音緩緩飄出,只見林桂如在鋼琴的背面,以不同的道具時緩、時快、與輕重不一個力道接觸琴體;起身拉起線繩,抽拉一條線,響起了記憶中清脆的鋼琴聲音,同時拉起三條線,一個不規則和弦登時冒出……,心裡隱約覺得「還好,聽起來是鋼琴的聲音。」

03  
當鋼琴不再是用手指敲擊琴鍵時,該怎麼稱呼這種演奏方式?

接下來,林桂如緩緩走到鋼琴側邊,拉起橫跨整座鋼琴的線,一個機械控制的裝置在線的拉動下移動,由王仲堃透過電腦控制的機械裝置以不同的速率敲擊,而林桂如讓這個裝置遊走在鋼琴的高低音間,原本是頻率性的聲響散出了有機的聲線,加上時而插入的道具,讓聲音的頻率顯得曖昧而扭捏著聽者的心情。
並非如主調旋律般容易辨識的聲音卻是引人入勝,所有觀眾都目不轉睛的看著這架「鋼琴」,試著將腦海中所知道的各種聲音記憶與眼前的景象連結,與重新置入。

  
影片提供/失聲祭

在各種藝術形式中,聲音或許是其中極為暴力的形式,因為我們可以選擇不看一件藝術作品,卻無法不聽到聲音;但也因此,揮之不去的聲音是最容易讓人掉入記憶的方式。
2012
年,在噪咖,一件以鋼琴作為表象、聲音作為主軸的藝術表演,開啟我們對物件與聲音的不同記憶。已經連續舉辦滿五年的失聲祭,未來還會持續帶出更多不同的聲音創作,下個月,請親自來噪咖體驗關於聲音的藝術魅力。


《失聲祭駐祭計畫
Webhttp://lsf-taiwan.blogspot.tw/
Add/台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80號(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噪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