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永翔;攝影/Johnny Ka;翻譯/姚遠】

IMAGE_1.jpg


「不管是什麼建築,兩百年、三百年總是會毀壞,而我的設計是希望在五、六百年建築毀壞後,仍能讓大家感受到這是美的、漂亮的。」曾經說過「建築物是建築的墳墓」的杉本博司說完開朗地笑著,66歲的他,從藝術跨界到空間,仍然充滿了願景與理想。這次La Vie抓緊杉本博司在東京的有限時間,於小柳畫廊專訪,分享其為Oak Omotesando設計的究竟頂以及茶洒金田中的空間設計。


從伊豆攝影博物館、直島護王神社(Appropriate Proportion)、至最近為Oak Omotesando及茶洒金田中所設計的空間,材料永遠是杉本博司的設計原點,因為「不管腦子規劃了如何棒的藍圖,沒有材料都無法完成,所以一般都是先看好材料,設計的根本就是材料。」而在這次的設計中也是如此。從一樓走向三樓的茶洒金田中,第一眼看見的是將數理中抽象的「無限」概念化為具體的「究竟頂」,廊道盡頭透現如夢境般的朦朧光芒,高達二樓的挑高,兩旁壁面由巨石堆砌,宛若神殿。

我希望讓大家看見「無限」

IMAGE_2.jpg
IMAGE_3.jpg

石材一直是杉本喜愛的素材,在直島護王神社中,他運用石材呈現仿若存在千年的地下石室、在茶洒金田中,他一開始就想要用石頭,所以就找了長野縣的鐵平石,而在這個有限空間中,「我希望庭院和餐廳沒有界限,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創造了一個15公尺長的無柱空間。」坐在由千年檜木製成的長桌,我們可以靜靜地看著以鐵平石與青苔構築的日式庭院,看著陽光在千年生命上明滅,逐漸遷移,體驗生命的無常。
那樣的感性總能在杉本極為低限設計的空間中,有著深入體會,於水泥大型建築充斥的城市裡,他大量運用石材與木頭等天然材質,「我們或許無法躲避建築本身是水泥的限制,但過去日本很強的感性,目前逐漸失去,60年代的設計師吉田和堀內,就一直強調使用日本的感性設計,但現在這兩人都去世了,就越來越少人這樣做,而我想復興這樣的設計想法。」
位於Château La Coste的《Infinity》直指向上,指向宇宙中心;究竟頂則向下穿越地心,杉本要我們看見的究竟是什麼?「我希望透過這個雕塑,讓大家看見什麼是無限。」
那些在劇院中川流的時光、朦朧無法看清的平靜海景、真實與虛假的肖像交界、以及所謂的抽象無限,杉本博司試圖帶領我們看見那些未曾看見、碰觸如微分般趨近的真實。

杉本博司的東京Q&A
La Vie:您曾經拍過的建築系列,建築總是模糊不清,如果哪一天您要拍東京,會如何用攝影呈現東京呢?
杉本博司:其實現在正在拍東京,仍採取同樣的手法,明年9月份就會展出,請大家期待。

La Vie:請您推薦到東京時,可以去哪些地方看看呢?
杉本博司:請大家到茶洒金田中好好地吃頓飯吧,午餐又便宜又好吃!(笑)



杉本博司
IMAGE_4.jpg
杉本博司為日本當今重要的攝影大師,2001年獲得素有諾貝爾攝影之稱的「哈蘇相機基金會國際攝影獎」、2009年獲頒高松宮殿下記念世界文化賞、2008年海景系列作品《Black Sea,Ozuluce》拍出亞州當代攝影作品最高紀錄128萬美金,其作品橫跨攝影及建築。

【完整內容請見《LaVie》2014年01月號】

1.Oak Omotesando的究竟頂。(攝影/Johnny Ka)
2-3.茶洒金田中。(攝影/Johnny Ka)
4.杉本博司。(攝影/Johnny K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