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藝博會,最不能忽略的就是目前世界最大品牌Art Basel。La Vie邀請其總監Marc Spiegler分享現今的展會定位,以及建議如何好好逛一場藝術盛典。

【文/歐陽辰柔;圖片提供/Art Basel】




La Vie:請談談你目前觀察到的國際藝博會趨勢。
Marc Spiegler(後簡稱MS):
藝博會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當藝術全球化,各地藏家浮出水面,藝博會成為藏家、策展人、博物館長、藝評等交流的地方。現在很多收藏家行程都十分緊湊,無暇飛至各地參訪畫廊、了解在地趨勢;如Art Basel這種國際展會就是讓他們快速掌握情報的最佳場所。我也很開心看到目前許多區域性的優質藝博崛起,它們著重於呈現當地最卓越的藝廊與創作者,對促進整體市場的健康很有幫助。

IMAGE_1.jpg


La Vie:承上題,是否有哪些媒材或風格目前於藝博會大受歡迎?
MS:
Art Basel廣泛包含過去與當今各種材質及風格的創作,我不認為在這裡看到的藝術,會與在雙年展或博物館不同。現在有一種趨向:找出過去被市場忽略,但備受其他藝術家讚賞,也被藝評高度認可的創作者。此外,出生於數位時代(DigitalNative)的年輕藝術家,也逐漸走出屬於他們自己的天地。

La Vie:能否談談Art Basel在瑞士、邁阿密及香港三地不同的定位?
MS:
我們是唯一跨三大洲的藝博品牌,而且不希望只是將同一種展會在三地重複呈現。這三個展覽都有它的特色,我們也致力藉此促進跨文化的交流。嚴格的評選機制和頂尖的登場畫廊,是我們維持品質的重要關鍵,但展出單位的組成隨地區而異:在香港,半數展商來自亞洲,在瑞士半數來自歐洲,在邁阿密則有五成源自南北美洲。此外,它們也各自與當地機構合作,推出獨特的活動和講座。我們希望能夠藉此吸引最頂尖的藏家和與會者。

La Vie:近年來藏家組成是否有所改變?
MS:
比起以往,現在有更多人愛好藝術,並將它視為生活的一部分。有管道進行收藏的人也增加了,這群人通常行程表都很滿,經常移動至世界各地,並具備國際觀,因此不限於收藏某地的藝術,而願意購買跨國界的作品;他們之中也有很多人喜歡跨媒材收藏。不過這很難一言以蔽之,畢竟每個人還是各有自己的品味。

La Vie:Art Basel以其嚴格的評選制度聞名。你們如何檢核申請者?是否有特定的評分項目?
MS:
三個展會都有專屬的評審團,由當地資深的畫商組成。某些特殊展區,例如ArtBasel HK亞洲畫廊專區Insight或年輕藝廊及創作者參與的Discoveries,主要評斷關鍵在於策展企畫。主展區則側重畫廊的整體表現、參展藝術家、原畫廊空間舉辦的展覽,以及它們如何長期支持藝術家發展職涯。

La Vie:你認為藝博會是一個優秀的商業模式嗎?
MS:
是的。現在藝博會對畫廊而言非常重要,這不僅是銷售平台,也是重要的社交場所,讓彼此激發出全新的點子。ArtBasel原本就是由三間畫商發起的,能成長至如今的規模,也應證了這個道理。

IMAGE_2.jpg

La Vie:你如何觀察現今年輕藝術家的脈動?
MS:
我們在三個展會中都有專門針對新銳藝術家的展區:瑞士的Statements、香港的Discoveries和邁阿密的Positions。我們也和BMW合作BMW Art Journey計畫:從參展香港和邁阿密的新銳藝術家中各選一位,並支持他們至世界任一處進行創作。今年第一屆香港的得獎者即為香港藝術家楊嘉輝(Samson Young)。

La Vie:可以請你分享參觀藝博會的小秘訣嗎?
MS:
直接到我們的展會吧!例如Art BaselHK,我們通常在兩層樓的空間呈現超過230間藝廊,打開你的心房並好好逛一逛,別忘了深呼吸,穿一雙好走的鞋,而且別讓自己餓著。事先規畫你的逛展路線,了解每間藝廊的展出內容,然後放膽前行。另外不要只看藝博會,順道參訪畫廊及藝術家工作室。你一定會大有斬獲,而且發現很多想更進一步認識的藝術家。


IMAGE_3.jpg

Marc Spiegler
Art Basel總監。過去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曾替《The ArtNewspaper》、《ARTnews》、《New York Magazine》、《Monopol》等雜誌撰稿。2007年成為Art Basel的總監群,後升為最高總監,掌管瑞士Art Basel及展會的全球定位。2014被《ArtReview》選為全球一百位最具影響力藝術人士(Power100)第14名。


SPOT LIGHT
鍍金加持!超級VVIP
Art Basel底下有一個名為Global Patrons Council的團體,由橫跨全球、超過70位重量級藏家組成,包括之前因大量捐贈中國當代藝術品予香港M+博物館引發爭議的瑞士藏家Uli Sigg、日本當代藝術收藏大腕高橋龍太郎、洛杉磯當代藝術館前董事會主席Maria Bell及其丈夫Bill、邁阿密設計展創立者之一Craig Robins、中國龍美術館館長王薇等皆為會員,台灣唯二位則為曾文泉及施俊兆。這群人之中不少自己擁有美術館,或身兼雙年展、博物館等諮詢顧問,在藝壇的影響力驚人。他們在藝博會中的等級超越持VIP的賓客,Art Basel不但會定期替他們舉辦聚餐,並確保他們是最先進入展會挑選作品的一群,展會期間亦有多種如旅行、香檳、專車接送等配套服務,可謂身分最尊貴的超級大戶。

嚴格的篩選機制
要申請參展Art Basel十分困難,其中又以瑞士Art Basel為最。如此艱難的原因,除了競爭者眾,還有其出名的嚴格評選制度。欲申請的畫廊需花費數周準備資料,提出過去的參展歷史、於自家舉辦的展覽與交流,再遞送展出草圖與等比例模擬展位;大會極重視藝廊與藝術家的合作關係,若無展覽、純跑藝博的畫廊很難入選。主展區及次展區都分別有獨立的評審擔負檢核任務,其中主展區評委由6至7人組成,大多為歐洲當地深具威望的藝廊負責人,新加入的畫廊需獲得超過四票、續任參展則需至少五名以上才符合標準。展出期間亦不能鬆懈,若畫廊將售出作品的空位補上劣質品,極可能被視為拒絕往來戶;或如過去紐約知名畫廊James Cohen曾因企畫與實際展出人數不一致,隔年就被踢出參展名單。如此嚴格的品質把關,讓Art Basel始終維持最高水準,成為無法超越的藝博楷模。

昂貴的入場卷
雖然Art Basel是國際頂尖的亮麗舞台,但要跨入門檻所需付出的代價並不小。以Art Basel HK而言,申請階段就需繳交台幣近一萬元的費用,如果有幸列入展出名單,還需負擔最少台幣150萬的參展費,再加上期間布展及運輸費用、人事開銷等,少說也上看2、300萬,對畫廊而言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因此特別是對於中小型畫廊而言,比起賺取多少淨利,更重要的其實是加持品牌與開拓人際關係。

新鮮精彩作品在次展區
Art Basel HK替亞洲開啟與世界接軌的藝術舞台,吸引不少歐美一線畫廊前來尋覓潛在客戶。這些占據主展場的畫廊時常主打國際藝術巨星,以陳列知名作品為主要目的,但也較缺乏空間規畫與概念論述。反觀對許多想躋身一級戰場的亞洲中小型藝廊而言,具深度的策展脈絡就成為決勝點。也因此讓不少參觀者覺得前往次級展區反而更能看見新鮮、精彩的藝術作品。

藝術幕資計畫
除了舉辦藝博會,Art Basel本身也推廣各種促進藝術發展的計畫,其中近來受到關注的,乃與知名募資平台Kickstarter協力推動的「Crowdfunding Initiative」。啟動自2014年9月,只要是非營利的藝術機構,都可以提出申請,經過ArtBasel的核可後,即能將案件放至Kickstarter頁面的Art Basel專區。至今總募款金額已經超過50萬美金,平均單筆贊助金額和成功率都高過一般的Kickstarter募款案。

IMAGE_4.jpg

IMAGE_5.jpg



【完整內容請見《LaVie》2015年09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