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季,強勁的海風有如搧耳光般兇狠地吹著臨海的苑裡小鎮。一群願意將生活的根種在苑裡土壤上的年輕人不甘心只是被「搧」海風,他們成立「苑裡掀海風」,化被動為主動,藉由新型農業產業鏈的形成,在苑裡投注自己的青春與汗水,掀起陣陣風潮。

BX1A0493.JPG




文/ 賴萱珮 
圖/ 苑裡掀海風
攝影/ 婠玥

掀海風成立於2014 年,草創之初,只有出身苑裡房裡里的劉育育,以及從「苑裡反瘋車」抗爭初期就開始待在此地的林秀芃。當時,他們抱著對公平正義的追求,起身反對大型風力發電機在苑裡海邊的不當設置,事件逐漸落幕之後,有如打完一場疲憊戰役的他們,一邊在台北進行自己的工作與學業,一邊與苑裡在地的藺編婦女陳秀鑾、小農鄭郁岸等人討論,還能為苑裡做些什麼?

曾經在冬天來過苑裡的人們就會知道,苑裡的海風有如搧耳光般兇狠地吹著。但這群年輕人不甘心只是被「搧」海風,他們決定成立苑裡掀海風,要化被動為主動,在苑裡投注自己的青春與汗水,掀起陣陣風潮。


BX1A0739.JPG

從「反」瘋車到「返」鄉
苑裡掀海風一開始先協助友善小農行銷農產品,推廣苑裡特色藺草編織產品,後來發現藺草來源不足而開始計劃藺草復耕;另外也舉辦多場小旅行, 結合在地的特色體驗與農家菜的行程,深入介紹苑裡之美。

掀海風團隊的成員不完全是苑裡人,隨著時間的演進,核心成員多了原本只是來拍紀錄片卻被理念感動而加入的鄭治明與蔡佳昇,以及異鄉遊子蔡瑄蘋等人。這些年輕人們來自不同的城市,但共通點是都對苑裡有熱情。為了思考走入地方的可能,2016 年夏天辦理了「返鄉說故事工作坊」,邀請各界專家分享經驗,不僅吸引了許多已返鄉、正準備返鄉的青年們參與,也促使核心成員劉育育決定辭去七年的工作,正式回到苑裡投入掀海風的工作。

苑裡掀海風深知,若要讓更多的年輕人留下來,必須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一開始他們希望連結消費者跟小農, 所以協助鄭郁岸大哥的無毒孝念米到台北農夫市集販售,但是認識許多小農後,發現除了產銷之外,農村缺工的問題反而更嚴重。


青年幫農與新型態農業的可能
「如果沒有掀海風,我可能就放棄了。」原本在台中市區上班的蔡坤隴大哥,是新一代返回苑裡的小農。決定回苑裡務農後,假日即到中興大學上友善農業的課程,開始學習農業及種植火龍果的知識。但忙碌而又繁複的農業工作,以及生產後的通路問題, 讓他在第一次收成後就有點想放棄。好險此時掀海風認識了蔡大哥,開始投入人力協助火龍果園的工作。林秀芃笑說:「我們心裡想說除草啊,應該很簡單吧?結果每次除了草又再冒出來,我們才發現原來真的這麼累。」

而友善農作的水果,常有一些外觀較為不佳,但其實無損風味的果實。這時,佳昇另外尋找製作果醬的辦法, 但在實驗的過程中發現,若單用火龍果果醬,會少了一些風味,蔡大哥知道後就決定另外種一些友善農法的百香果,協助加工品的改良。「我們希望這樣跟農友合作的機制,可以成為一個典範,不是只做平台也不是只當農夫。」秀芃說道。這樣的模式,讓小農參與到行銷端,青年們也參與到生產端,形成一種新型態的社區支持型農業。

BX1A0501.JPG

掀海風與農友合作的過程,其實也是在發掘更多青年返鄉工作的可能性。「別人是半農半X,我們可能是半X 半Y,因為還有辦刊物與各種活動。」育育笑著說,「青年回鄉後,可能有各種正職兼職,可是他對土地有關懷, 那能怎麼參與?所以後續就透過小旅行,把人拉到蔡大哥那邊,蔡大哥發現小旅行的行銷可以跟農業做結合, 也會開始學著怎麼介紹自己。」

「其實農業本來就不是只有單向的買賣關係,他涉及了很多人,包含生產者、消費者,還有像我們這樣的角色。如果你能多帶一些人下田,意義不是只有幫農友而已,也在幫助消費者認識他吃的東西的生長過程,所以它是整體的問題,社會其實可以一起參與看怎麼樣農業能夠更好。」秀芃補充說道。

因此,掀海風希望建立起一種模式, 從幫農的勞動參與到農產品的加工, 再到農產品的銷售;不僅銷售到外地, 更希望做到在地購買,若撐起了一個消費的空間,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小農加入,讓產業鏈成形。秀芃說:「我們做農業當然一部分是因為苑裡有農業的特性,但更是因為,我們覺得農業是留得住人的。當人多了之後,才有越多的可能。」

BX1A0586.JPG

BX1A0775.JPG


辦雜誌,也是一種社會運動
除了與在地小農建立合作機制外,他們也同步進行地方刊物《掀海風》的編輯與採訪工作。「待在苑裡的過程, 累積了很多田野的素材,若能繼續發展成文章,就可以讓更多人認識苑裡。所以我們才想用刊物的形式,延續對這些產業人物故事的關心。」主編鄭治明說道:「刊物有點像各種計劃的前置作業,在採訪時發現我們其實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

在試閱的創刊號中,有一篇文章即是採訪苑裡的特殊奧運選手謝葦蓁, 她於2016 年特別奧運會獲得金牌,但苗栗縣政府卻因為財政困窘,在奪金牌前夕取消了特奧選手的補助, 這對賣力為國爭光的選手來說是很大的打擊。掀海風透過採訪知道了這件事後,不僅報導出來,更進一步希望可以協助改變他們的困境。「其實我們有點帶著社運的精神, 像後來因緣際會之下受邀參加一個場合,苗栗縣長會出席,我們就把刊物藏在牛仔褲裡,卡位卡到縣長後面,趁機把刊物塞給他,希望他可以看一下那篇報導。」劉育育笑著說道。

在地沒有媒體曝光度的運動選手、排球選手受訓過程遇到的問題、面臨生態危機的產業、失傳的藺草技術等, 這些地方上的專題,不僅是掀海風成員自身的興趣與關注,也是從微觀到鉅觀的連結。「人是我們關注的對象, 可是從人身上看到的,其實是反映整個產業的狀況,或制度出了什麼問題。」林秀芃說:「希望這是一本有行動力的刊物,有議題性跟公共性。」所以對苑裡掀海風來說,辦雜誌,也是一種社會運動。



BX1A0813.JPG



苑景:讓人留在苑裡
現代社會裡,人群流動快速,要怎麼讓人願意留在一個地方?「真誠」是苑裡掀海風與人互動的基本態度與信念。因為真誠,所以認真對待每一個人,透過不同的活動,讓苑裡的年輕人們,因熱情而相聚,共同思考還能夠做些什麼。

但組織的過程也還是面臨金錢與人力的問題。「現在是一個創業維艱的階段,因為要開啟一個新的模式,一定要先投入自己的資金跟時間。掀海風現階段已經比較穩健,成員也越來越多了。」治明說道。「目前希望可以run 出一些模式,想辦法找資源,有薪水,人就可以留下來。」育育補充。「因為最後還是要能夠養人,掀海風在談的就是,希望所謂的『發展』不只限於都市,鄉村也是有發展的。」秀芃作下總結。

苑裡掀海風的願景,就是希望能夠建立起一套模式,讓人實踐自己的理想的同時,也可以留在苑裡好好地生活著。

BX1A0450.JPG


【完整內容請見《LaVie》2017年5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