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教育在近年間於台灣各地蔚為風潮,從南到北都能見到許多學校透過各種課程、活動的設計與安排來讓孩子親身體驗種稻、種菜,為了讓小朋友體驗得更深刻,此類課程也延伸至烹調,甚至是包裝與銷售,不只是從產地到餐桌,還有市集,就為了讓孩子完整認識食物的價值從何而來!

shutterstock_93033586.jpg



文/賴韋廷 

食物教育在近年間於台灣各地蔚為風潮,從南到北都能見到許多學校透過各種課程、活動的設計與安排來讓孩子親身體驗種稻、種菜,為了讓小朋友體驗得更深刻,此類課程也延伸至烹調,甚至是包裝與銷售,不只是從產地到餐桌,還有市集,就為了讓孩子完整認識食物的價值從何而來!

位於台中七期豪宅旁,有塊被媒體戲稱為「地價最貴小農場」的百坪田地,這便是台中黎明國小推行「綠食育」的基地。2013 年以來主婦聯盟與黎明國小合作推廣「綠食育國小實驗計畫」,這套計畫包含了靜態課程和動態體驗,例如在生活課與彈性課程時段,由主婦聯盟的講師以繪本故事為媒介,講解有機食材、零食中的添加物;也藉由讓學生觀賞志工演出的話劇,來表現食物與人的關係等等。

shutterstock_507874408.jpg

在知識的傳授之外,綠食育計畫最重要的特色莫過於那片由志工家長、學生與老師一起合作種植的菜園,在講師與對農事嫻熟的家長帶領下,由班級認養,學生輪流澆水,在菜園中種著高麗菜、地瓜葉、A菜、大蒜、日本茄子、番茄、南瓜等等各式蔬果。主婦聯盟也在週末時舉辦「廚師體驗營」,讓學生從洗菜、切菜開始學烹調,使他們懂得從外觀、氣味到料理後的口感來分辨有機蔬菜和慣行農法蔬菜的差別。餐後甜點也由學生自己動手做,講師使用富有台中在地代表性的食材麻薏,介紹黃麻這種曾經大量種植於台中南屯一帶的作物,皮可製為繩子、布袋,尾端嫩芽則能製成麻薏粉,做成果凍;或是與地瓜同煮,做成甜湯等等,藉由烹飪,了解食材,也串連起歷史,讓學生對台灣中部的農村生活多一分真實的認識。



熱烈進行中的飲食體驗現場
無獨有偶,台北市產發局近年在多所國小試辦、推行「食農教育」,其中陽明山國小與湖山國小極具指標性,在有機蔬菜產銷班的農友教導下,學生學習到的是從澆水、追肥、除草、除蟲、拔菜、挑菜,乃至於煮菜、買菜等完整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最特別的體驗就是銷售,小朋友種植的蔬菜扣除烹調課吃完的數量,其他蔬菜須挑去發黃、爛掉與太多蟲孔的菜葉,經整理後秤妥斤兩再裝進袋子,貼好標籤,接著就送到花博廣場的農民市集來販賣。

在赴市集前,小朋友已在校內透過情境劇的方式演練銷售時可能進行的對話,真正到了市集後,小朋友也的確要大聲叫賣,面對顧客說明商品特色,甚至應對各種討價還價。在細心照料蔬菜數週,品嚐過鮮美滋味並且不厭其煩地篩選整理後,再面對顧客對價格的質疑與不解,這些深刻的感受都能刺激小朋友反思人們如何看待食物、那些因素足以影響食物的價值和價格等等。

在這些體驗課程中,常見孩子把親手烹調、親手栽種的蔬果吃得盤底朝天,即便是被認為苦味重,平常不受小朋友歡迎的芥菜亦不例外,可見勞動帶來的體悟足以改變味蕾。同樣也能改變學童味蕾,幫助孩子把飯菜吃光的一場「午餐革命」也正在熱烈進行中!台灣西餐主廚洪昭勝有鑑於國內營養午餐受限於預算、從業人員烹調知識過時亦無進修管道等因素,使得「肉老菜黃」,不僅養分流失,吃來亦不可口,所以發起了「午食對味」計畫,巡迴全台20所校園廚房,將現代烹調技術傳授給廚工,希望能提升學童對午餐的接受度,大幅減低剩菜過多的問題。

shutterstock_659362594.jpg


日本的食育行動 從吃開始改變
在民間的種種課程與計畫不斷推陳出新,從各種角度翻轉人們對食物的認識之際,其實政府如何看待與推行,才是食物教育能否深化、持續的重要關鍵。例如鄰近台灣的日本,早於2005 年已由官方公布施行「食育基本法」,將食育視為智育、德育與體育的基礎,規定每年六月為「食育月」、每月19 日為「食育日」,以家庭、學校、地域為單位,在全國進行推廣;並且在學校廣設營養教師來為學童打造各種飲食教育課程。在日本,家政課程是五年級到十二年級的必修課程;在食育相關課程中,多數校方更致力於推廣本土食材,除了種稻體驗,學生們還會在午餐後會畫出所吃的食材,並且貼在牆上的日本地圖上,凸顯本土食材的重要性。風氣所及,企業界也有所行動,像是生產體重計的TANITA 公司也開設連鎖餐廳,
提供500 卡的餐飲與免費的全身體質檢測。

shutterstock_626588381.jpg

作為國際風向球的美國當然也積極採取行動,近年美國最知名的食育理念就是「從農場到學校Farm to School」,主旨在於讓學童吃到最在地、最新鮮的食材;2010 年美國國會還將每年十月訂為「全美從農場到學校之月National Farm to School Month」。單是在2011 到2012 這個學年度裡,全美就有四萬多所公立學校推行「從農場到學校」計畫,涵蓋超過多達兩千萬名學生,高達30% 的學區讓幼幼班等學齡前兒童就開始接觸「從農場到學校」的相關活動,希望從小灌輸孩子們健康的飲食概念。在這項計畫中,美國農業部直接提供參與學校各種資源與經費贊助,包括人員訓練、運作支援、擬訂計畫、提供採購器材與設備、協助學校與其他單位建立合作關係等等,盡可能建立起完整的教育鍊、產業鍊,讓食物教育能夠真正的落實,改變現有的飲食生活。既然國際上已有珠玉在前,我們也期待有朝一日,台灣可以見賢思齊,從官方到民間一起努力,發展出屬於我們的食育,讓每個台灣人都樂於品嚐真食滋味!

【完整內容請見《LaVie》2017年12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a 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