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質地】
任何東西的原型都與材料有關──Tom Dix
一件衣服的開始,必定是身體和材料的關係──三宅一生
我向來欣賞勇於嘗試材料和比例的人──Zaha Hadid
在兼具功能與美感的設計誕生前,設計師如何在材料中眾裡尋它,找出完美設計的甜蜜點?目前全球已有材料研究的機構,蒐羅全世界材料並分門別類成為線上和實體展示的資料庫,資料庫內的材料大致分為自然材料、金屬、玻璃、水泥基底、陶瓷、碳基底、加工和聚合物等八大類,包含全球材料權威機構Material ConneXion 和由專門研究材料的專家Chris Lefteri成立的研究機構Chris Lefteri Design等,在全球皆有設立據點,提供材料展示空間,讓各地不同領域的設計師能獲得最直接的材料資訊。
Sec.1 設計師靈感資料庫
▲ 前進全球最大材料創意基地 Material ConneXion
▲ 亞洲最大!曼谷材料圖書館挖寶
▲ 將材料帶到設計最前線 Chris Lefteri Design
▲ 材料獵人 絕佳的趨勢嗅覺Material Lab
科技快速進步,走一趟商場或設計展便能看到令人目不暇給的創新設計,展現正流行的設計浪潮。其中,還可以發現不少運用傳統工藝技法和材料,打造具當代美感的新設計,若要闡述其背後的設計概念,還會有說不完的故事。在現代社會中,傳統工藝因既定的文化印象和形式,常常未必成為現代設計的首選,但在前人聰明的思量和承載的時間魅力裡,傳統工藝在量產的設計面前,卻吸引著品牌與設計師,打造符合品牌價值與使用功能的產品。
Sec.2 工藝與設計的美好相遇
▲ 東方設計新顏值 From餘杭融設計圖書館
▲ 從工業到工藝的地方軟實力 富山縣綜合設計中心
▲ 材料活用新企畫 SOZAI Material Editions
Sec.3 顛覆你的材料印象!
Sec.4 閃亮出場 材料展覽一網打盡
目前分類:LaVie 雜誌 (119)
- Jul 05 Wed 2017 15:07
La Vie 2017年七月號搶先閱讀
- Jun 06 Tue 2017 15:20
夏夜星空下,我們一起看電影!
- Jun 06 Tue 2017 15:17
初夏好生活 跟著凌宗湧到野外採集
- Jun 06 Tue 2017 15:03
La Vie 2017年六月號搶先閱讀
【夏日理想好生活】
拾起你的隨身行囊,當夏日早晨的微光笑開,就出發吧!
來一場野外花草採集,或是攀上樹冠層探險去、在瀑布划一趟獨木舟、到河濱挑戰寬版滑水,讓夏日陽光成為你奔向大自然的熱情推手。透過慢城小鎮的慢活之旅、深入墾丁的在地生活,以不同角度感受各種日常;或是走訪國外經典音樂節、享受異國夏日風情,在不同文化碰撞間尋覓夏日軌跡。路程中,也別忘了帶上滿溢夏日氣息的藍白系選物,嚐嚐消暑芒果甜點或冰品,一解暑氣。
享受令人目眩的燦爛陽光後,熾熱白日落下,晚風沁涼的夏夜才正要開始!在涼爽晚風的吹拂下步出戶外,感受夜間的生態小宇宙;或坐在露天電影院,在星空下回味經典電影片段。電影散場後,到風格酒吧品嚐特色調酒,或走入巷弄間的深夜咖啡館私藏靜謐時光,也可以在深夜食堂裡撫慰味蕾,又或許在歌劇院般的帳篷露營車中,與大自然相伴入眠。
享受夏日慢生活,悠閒地在家手作也是另一番生活光景!跟著達人的腳步泡杯特調冰咖啡或冷泡茶,在家自釀個人風味啤酒,或在幽靜的深夜時分打造心目中的夢幻甜點,聊慰疲憊了一天的心。
今年夏天,從La Vie 的仲夏生活提案出發,心之所向,就是屬於你的夏日美好時光!
《從熱情豔陽到花火夜空,24小時不間斷的創意生活提案!》
攀上樹冠層探險、瀑布划行獨木舟、玩遍全球無敵音樂祭、直奔墾丁度假去、必嚐的芒果甜點、星空電影院提案、風格酒吧喝調酒、療癒系深夜咖啡館
- May 04 Thu 2017 18:47
動手畫下地方的記憶──三星四季青花瓷
- May 04 Thu 2017 18:36
互助幫農,路才走得久──苑裡掀海風
- May 04 Thu 2017 18:30
La Vie 2017年五月號搶先閱讀
【用創意,讓地方重振新活力】
在世界許多國家的角落,人們開始對回歸在地有更明確的藍圖。台灣也是如此。重回地方,不只是隱於林的私人清談,對這群入鄉的台灣年輕人來說,更是積極改變的契機。帶著動手實作的魄力和誠懇的態度,從自己、里民、到整座沒落許久的舊城鎮,美好未來就從踏實腳下的這一步開始。找尋母土的文化根源,讓熱血與活力不僅迸發在大城市,也於鄉鎮翻耙出從未見過的豐碩成果,這就是這座島嶼的現在進行式。
來農村,不再是一件孤單的事|成功旅社農用書店
互助幫農,路才走得久|苑裡掀海風
復興田地的寧靜革命|有田有米工作室
Plus!!「吃」出你的態度!特色餐飲空間 雲端好買 友善食材直送你家
復興在地工藝 小而美的草根生意經
動手畫下地方的記憶|三星四季青花瓷
傳承失落的藺草工藝|藺子
藏在鳳梨葉裡的文化脈絡|一朵花文創工作室
Plus!!作一位時代工藝的紀錄者。文化銀行
文化、生活、認同感 一場非典型觀光革命
幫年輕人找一個回家的方式|金魚。厝邊
打掃過去,想像未來|基隆青年陣線
從保鹿運動開始,用藝術季復興社區|鹿港囝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屬於所有里民的藝文客廳|老家
帶人們看見最美麗的島南風光|里山生態有限公司
Plus!好好讀,城事私房簿
藝術力 無遠弗屆
做一個傳統和未來的接線人|TAI身體劇場
替故鄉唱一首歌|歌手戴曉君
把新世代的頂尖樂手送上星光舞台|奏出福爾摩沙音樂協會
特搜全台青創基地!
- Apr 07 Fri 2017 10:43
用配樂導一場好戲──李欣芸
- Apr 06 Thu 2017 18:26
電影幕後的風格操盤手──黃文英
- Apr 06 Thu 2017 18:22
La Vie 2017年四月號搶先閱讀
【COVER STORY】
風格 隱系操盤手
走入美感經濟時代,我們對所謂「風格」格外敏感。一個視覺、一段音樂、一場體驗甚或是一個面容,他們帶有獨特的個性和姿態,以全然不同的語彙表達呈現,顛覆了想像,從而深印生活。而我們不禁要問,風格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
風格是人創造出來的。但這些關鍵角色往往隱身於背後,只讓作品說話。透過這次封面故事,我們希望進一步理解操盤手,他們如何發揮所長,成為影響世界的堅實力量。藉解密風格背後的工作內容與態度,從中得到啟發!
風格時代的工作群像
Film Art Director╳景框之外的美學觀照 黃文英
Composer╳用配樂導一場好戲 李欣芸
Visual Director╳表演舞台的視覺魔術師 傅強
Technician╳佈劃展覽最佳景致 陳懋璋
Photographer╳鏡頭背後的視覺哲學家 Iwan Baan
Perfumer╳香氣創作的夢想家 Francis Kurkdjian
Makeup Artist╳非表面的時尚功夫 Andrea Chiu╳Mia Yang╳Shin Tsai
操盤手的靈感引語
F&B Consulting╳打造風格餐廳的圓夢人 TWINS KITCHEN Joshua&Caleb Ng
Craft beer is a lifestyle╳以精釀啤酒為生活風格定調 臺虎精釀
Design & Brand Consultancy╳讓品牌做真實的自己 PHDC Pohsuan Hsu& Yinwen Chen
- Mar 07 Tue 2017 14:54
富德樓──香港特有的垂直藝術村落
- Mar 07 Tue 2017 14:47
南港島藝術區 香港當代藝術新據點
- Mar 07 Tue 2017 14:43
La Vie 2017年三月號搶先閱讀
【COVER STORY】
香港,藝術不思議!
香港—這個總有著無盡的理由讓人一再造訪的繽紛城市,吃喝購物以外,近
年來,更已成為亞洲最受矚目的藝術朝聖地!自2013 年國際藝術盛會巴塞爾
藝術展(Art Basel)進駐香港,以香港為據點,放眼亞洲藝術圈,各國的藝
術家、收藏家、藝術愛好者們以「藝術」之名,同在三月相聚香港;歷史悠久、
極具指標性的香港藝術節亦適逢在三月舉行,世界各地藝術團體抵港盛大演
出,成為城中一大藝術盛事;此外,在許多隱身城區的藝術空間及聚落中,多
采多姿的藝術展演早已滲透在香港日常生活裡。趁著三月的香港藝術月,讓我
們換上新視野,前進這個世界級的藝術樞紐及亞洲藝術先鋒城市,一起探索香
港多樣的創意氛圍,感受香港真實而精彩的藝術新風貌!
PART 1
特別專訪
巴塞爾藝術展 亞洲總監黃雅君
香港藝術節節目總監梁掌瑋
PART 2
香港魅力源於民間 資深策展人何慶基
南港島藝術區 香港當代藝術新據點
富德樓 香港特有的垂直藝術村落
PART 3
老古蹟裡邂逅藝術
人文居旅住一晚
開動吧!大啖藝術饗宴
PART 4
在地人帶路 香港藝遊GO!
香港藝術月 精彩接力不間斷
- Feb 07 Tue 2017 16:49
跨越恐懼,才有路 台灣不老船長劉寧生
- Feb 07 Tue 2017 16:45
帶著相機送信去 善化郵差李翔
- Feb 07 Tue 2017 16:42
La Vie 2017年二月號搶先閱讀
【COVER STORY】
生活 在路上
一起出發吧!
穿越家鄉洋溢著濃濃人情味的田埂小路,和在地人一起漫遊百歲老街,
駛向公路、踏入山徑、或擁抱海洋航線,
在行走之間,我們學著聆聽、學著觀察、學著和自己相處,也學著適時迷路。
以步伐丈量世界,也隨著步伐起落重新調整內心的節奏,
在恐懼與極限邊緣,在撤退與前進兩端,
一條隱形而堅定的路,也將逐漸展開。
帶著相機送信去 善化郵差李翔
擺渡人的溫柔 北投摩托車快遞運將陳伯
小鎮日常 漫步140歲的恆春老街
在城市裡學迷路?
林中覓覓墨響山音 秦政德的立碑謎路
聆聽聲景之路 野地錄音師范欽慧
走進黑熊國 黑熊森林導演李香秀
古道漫步 認識不一樣的台灣
切換視角預備起 路上觀察學
用步伐丈量世界 挑戰太平洋屋脊步道
到山上走一趟人間 大吉嶺•辛格里拉健行
瑪哈里卡公路上 見證菲律賓近代史
公路電影•路之書選
跨越恐懼,才有路 台灣不老船長劉寧生
- Jan 06 Fri 2017 11:09
無所不在的虛擬服務體驗!──LIFE IN VR
- Jan 06 Fri 2017 11:00
創造都市裡,人與人相遇的可能 ──東京專訪teamLab共同創辦人猪子寿之
- Jan 06 Fri 2017 10:55
La Vie 2017年一月號搶先閱讀
【COVER STORY】
超越感官 科技美學新浪潮
當《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去年底在國際間風光上映時,震撼的不僅是電影界。與其說這是李安沉潛數年後再次挑戰新的創作語言,這部影片更暗示科技的進步,能如何徹底顛覆我們以往的觀看感受。
毫無疑問,跨進21世紀,電腦與網路的急速成長,爆炸性地改變從前的生活,而且它不只促進便利,更在無形中重塑大眾的美感經驗。如今我們可以看到、聽到、感受到的範圍,已遠遠超越過去的想像。無論多懷念從前純粹依靠人力製造或創作的年代,如今都不得不面對,當科技成為不可移除的變因時,將引導我們走向什麼樣的新美學領域。
科技和美的關係是什麼?科技能有品味嗎?當科技本身擁有了美感,又能對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幫助?
去年三月,AlphaGo以4:1的成績打敗南韓九段圍棋棋手李世石,那來自上個世紀科幻小說的預言,彷彿就要成真:科技終有一日將凌駕於人類,成為真正的主宰者。究竟該把握什麼,才能讓急速增生的技術,變成打開通往下一個時代的鑰匙,而不要反過來侷限自由呢?
為找出答案,讓我們坐上名為科技的飛行船,一起探索這片未知的美麗新世界。
- Dec 07 Wed 2016 13:56
App教你煮咖啡──GOAT STORY